Search

既然潘建志醫生和美的好朋友都有相同的看法,我也想說一下自己昨天跟小弟的討論。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既然潘建志醫生和美的好朋友都有相同的看法,我也想說一下自己昨天跟小弟的討論。

昨天看到九把刀岳母的新聞,第一時間是既難過又驚駭,九把刀的文筆真的很好,看了不感難過的人應該很少,難怪人家會說「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」,感情真摯的文章真的有這種效果。我馬上把新聞寄給小弟,很驚嚇的問,這真的是疫苗的問題嗎?

沒想到小弟第一時間也認為可能是主動脈問題,但是太多病人預期自己打完AZ會有強烈副作用,把注射疫苗後的所有不舒服反應當成副作用,已經有很多案例都是這樣,疫苗的副作用被過份誇大。小弟昨天問我:「如果你突然背上劇痛,痛到頸部,還痛到吐了,你會不去看醫生嗎?」

大多數人都會立刻去急診,但是當病人強烈預期他會因為疫苗產生副作用時,這會干擾他應對不舒服反應的行動決策。

今年四月一開始打AZ的時候,我也沒去登記,因為我也看到很多新聞說AZ多可怕多可怕,當時小弟很耐心的跟我們解釋,有疫苗就要打,就算打完感染病毒了也能降低重症,AZ是非常有效的疫苗,血栓反應是非常罕見,尤其在亞洲人是非常非常少見。

這些話在後來的幾個月裡有越來越多人講,現在大家已經朗朗上口了,但是在四月時,氣氛完全不是如此,當時就連醫護都不願意打AZ,是一場大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看法,是大量的疫苗辯論改變了我們的看法。

的確有些人打疫苗有不舒服反應,但有些人完全沒有反應或是反應很小,疫苗的副作用可能會因為輿論關注而被過份放大,影響到我們的認知,但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的不舒服未必是副作用所引起,請不要輕忽一切身體發出的警訊。

醫生可以治病,但是人也要自己走到醫生面前,所有的救援都關乎我們自己,然而在走到醫生面前的路上,卻還有那麼多的阻礙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